共赢教育网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2021七一专题党课稿(通用9篇)

2021七一专题党课稿(通用9篇)

更新时间:2021-10-26 来源:演讲稿 投诉建议

【www.gywlwh.com--演讲稿】

 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提出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当时,毛泽东在"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7周年。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7月1日&rdquo今天是晚会的生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七一专题党课稿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2021七一专题党课稿

  同志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题。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初心的第一要义就是坚定对党的忠诚。不忘初心,就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99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用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和飞跃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没有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新时代强烈呼唤初心,初心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这里,我们结合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紧紧围绕铭记初心这一主题来上堂党课,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下面,我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铭记初心、和我们怎么做讲三个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的初心是什么

  在革命战争时期,物质极度匮乏,资源十分有限,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在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三名女红军借宿xx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解秀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将自己仅有的一条棉被剪开,将半条棉被留给了徐解秀。

  “什么叫共产党,就是自己仅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16年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形象地解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在新中国建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综合国力羸弱不堪,共产党将个人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在回国之前就已经在美国成绩斐然,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他却毅然决然选择回到贫瘠的祖国,妻离子别、隐姓埋名,投身国防武器建设一线。

  28年始终如一、呕心沥血、宵衣旰食,先后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中国第一颗氢弹,直到长期受辐射患癌去世,他的名字才被后人熟知。邓稼先用其一生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虽然已经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无论改革开放的领域拓展到哪里,无论改革的外部条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始终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成效由人民评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正是我们党推进改革放开的最本原的初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我们党成立即将百年,对于一个政党,百年恰风华正茂。一路走来,虽然不同的时期初心表现不同,但内在的精神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士、建设精英和改革先锋铭记初心、接续奋斗,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才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如果共产党人忘记了初心,我们党不可能有今天的事业成就和辉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离开了初心,我们党就难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二、我们为什么要铭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一)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把握

  从历史的维度把握,我们党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如今成为拥有8900万党员、460万个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党,带领人民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从推行改革开放到如今领导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历史的长河里劈波斩浪、奋楫争先,取得成绩实属不易。

  正是因为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利益,才能始终怀抱着一颗为民初心,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精神财富,正是依靠这些精神书写历史、成就现在,也要继续依靠这种精神开创未来。

  从现实的维度把握,改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奋力一跃;缩小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补齐社会治理相对滞后、公共安全风险频发的短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然任重道远;还清生态环境的历史欠账,建设山清水秀、天高云淡的美丽中国,唯有久久为功。凡此种种,都是我们急速行军之后必须拉上的掉队一员,都是再踏征程必须重整的行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铭记初心,切不可以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懈怠想法。

  (二)从国际和国内两种形势来把握

  从国际形势来把握,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波诡云谲、风云际会,“黑天鹅”、“灰犀牛”各种风险层出不穷,个别发达国家挑起贸易摩擦,霸权的大棒肆意挥舞。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进程中,遇到些风风雨雨、沟沟坎坎都是“成长中的烦恼”、“生活中的常态”,要始终坚守初心,不为外部势力所惧,积极应对横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沟坎、一个个险滩,把“沟”“坎”转化为“时”和“势”,定能喷薄出稳中向好、稳中求进的强大力量。

  从国内形式来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红利减弱,制度红利、技术红利亟待挖掘,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日益凸显。

  即将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民,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期盼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水涨船高。正因如此,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必须从一而终、一以贯之,须臾不能忘却、片刻不能割舍。

  (三)从机遇和挑战两个视角来把握

  从机遇的视角来把握,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建设“一带一路”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落后挨打到大国外交在世界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装在心里、扛在肩上,中国号的巨轮才能坚定航向,闯险滩、战激流,彻底摆脱狭小水域的困境,开足马力、击水行舟,胜利驶入崭新而宽广的天地。

  从挑战的视角来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前段时间各种新闻都在报道攀登珠峰堵车现象,大家可能也都有所耳闻,在高海拔极端寒冷缺氧的生存条件下,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和身体上的不适,成功登顶是让人自豪的,也是令人佩服的经历。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有很多人却死在登顶之后返程的途中,因为任何长时间的停留、情绪和身体上的变化以及放松警惕、掉以轻心,都会引起死亡率的上升。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常说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昨天的成功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在承平盛世之时,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初心。

  三、结合主题教育,把握坚守初心的方法路径

  一是用理论支撑初心。政治上、初心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把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发展的事业中来,就必须深入学习领会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掌握和运用蕴藏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

  二是用忠诚诠释初心。忠诚是初心的应有之义,铭记初心必须要讲忠诚。这种忠诚,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忠诚。

  在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涯和职业生涯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被人“围猎”的风险。职务越高,风险越大,如果不忠诚或者不够忠诚,人民立场就会偏,初心使命就会淡忘,政治上就会动摇,就可能在利益面前失态,在关键时刻变节,就难以经受住各种复杂严峻的考验,不利于化解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是用行动践行初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再高尚的初心,再宏伟的使命,如果不付诸于行动,也只是水中花、镜中月。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而明代张居正倡导“立限责事,以事责人,务责实效”的考成法,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历中兴”。历史反复证明,唯有真抓实干、知行合一,把铭记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到行动上,既定的目标才不会走偏,期盼的效果才不会落空。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要精神不衰、本色不改,不忘建党初心、探索强国新路。希望广大党员干部牢记xxxxx的殷殷嘱托,紧密团结在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保持初创者心态,发扬铭记初心的新时代要求,始终把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装在心里、扛在肩上,切实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第二篇: 2021七一专题党课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按公司党支部的工作安排,由我代表公司党支部讲一次党课。本次党课的题目:“共产党员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什么是初心?初心就是本心,就是最初的心愿或信念,它包含着真诚与进取的精神品格,时刻提醒人们牢记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征程,只有始终坚持,才能得以实现。我们共产党人初心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党章》说,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初心!

  把初心和使命连在一起使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富有创意的提法。初心是使命的本原,使命是初心的升华;不忘初心是牢记使命的内在要求,牢记使命是不忘初心的必然归宿。追根溯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一切向前走,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怀着一颗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初心。本着这一初心,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顽强不屈的艰苦奋斗,赢得了亿万民心,凝聚起了无坚不摧的力量。中华民族摆脱苦难、走向富强的中国近现代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做到不忘初心,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中共产党员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就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信仰信念、责任担当,也是重大考题、巨大考验。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明确了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前进的基本战略安排。对于全党、对于每一个党组织和每一名共产党员来说,这都是深切的历史召唤,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饱含厚重历史感、鲜活时代感和庄严使命感,同我们党提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务必”“进京赶考”等重大论述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发出的伟大号召。既为我们把舵导航、指路明向,又为我们提振精神、凝聚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重要法宝。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信念、宗旨,就是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就是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就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动力。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对初心和使命寻根问本,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转化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强大力量和具体行动,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永远保持那份初心,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强调不忘初心,就是让我们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我们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应该理解并做到以下几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是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之源、立身之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首要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一辈子对党忠诚不渝。对共产党人而言,忠诚是第一位的政治品格。它是党章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是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作为党的一分子,就应当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不忘自己的入党誓言,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始终听党的话,坚定不移跟党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勇于担当,认真履职尽责。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落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上。

  党员干部应当增强担当的精神,养成担当的习惯,锤炼担当的意志,树立担当的作风,敢作敢为,善作善成,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正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员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风,是党的宗旨、纲领、路线、方针的生动体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两个务必”和“三严三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矩。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的政治优势。党员干部要遵守国家法律,严格以党规党纪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执行并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始终知敬畏、明边界、守底线,争做严守纪律和规矩的模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我们党自成立伊始,就把清正廉洁作为必备政治品格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初心不改,方向不移。心存敬畏,才能言不逾规、行不逾矩。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始终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保得住清白,严守廉洁底线不逾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宣告,要“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指明了开展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为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要求,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是完成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有力举措,有助于全党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促进党员锤炼党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措施,有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新时代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抓手,有助于营造全党上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举措,有助于激发全党的创造力和工作动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我的发言完了,如有不当,请予指教。谢谢大家!

第三篇: 2021七一专题党课稿

  同志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题。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初心的第一要义就是坚定对党的忠诚。不忘初心,就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10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用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和飞跃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没有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新时代强烈呼唤初心,初心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这里,我们结合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紧紧围绕铭记初心这一主题来上堂党课,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下面,我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铭记初心、和我们怎么做讲三个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的初心是什么

  在革命战争时期,物质极度匮乏,资源十分有限,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在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三名女红军借宿xx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解秀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将自己仅有的一条棉被剪开,将半条棉被留给了徐解秀。

  “什么叫共产党,就是自己仅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16年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形象地解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在新中国建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综合国力羸弱不堪,共产党将个人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在回国之前就已经在美国成绩斐然,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他却毅然决然选择回到贫瘠的祖国,妻离子别、隐姓埋名,投身国防武器建设一线。

  28年始终如一、呕心沥血、宵衣旰食,先后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中国第一颗氢弹,直到长期受辐射患癌去世,他的名字才被后人熟知。邓稼先用其一生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虽然已经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无论改革开放的领域拓展到哪里,无论改革的外部条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始终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成效由人民评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正是我们党推进改革放开的最本原的初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我们党成立即将百年,对于一个政党,百年恰风华正茂。一路走来,虽然不同的时期初心表现不同,但内在的精神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士、建设精英和改革先锋铭记初心、接续奋斗,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才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如果共产党人忘记了初心,我们党不可能有今天的事业成就和辉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离开了初心,我们党就难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二、我们为什么要铭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一)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把握

  从历史的维度把握,我们党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如今成为拥有8900万党员、460万个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党,带领人民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从推行改革开放到如今领导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历史的长河里劈波斩浪、奋楫争先,取得成绩实属不易。

  正是因为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利益,才能始终怀抱着一颗为民初心,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精神财富,正是依靠这些精神书写历史、成就现在,也要继续依靠这种精神开创未来。

  从现实的维度把握,改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奋力一跃;缩小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补齐社会治理相对滞后、公共安全风险频发的短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然任重道远;还清生态环境的历史欠账,建设山清水秀、天高云淡的美丽中国,唯有久久为功。凡此种种,都是我们急速行军之后必须拉上的掉队一员,都是再踏征程必须重整的行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铭记初心,切不可以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懈怠想法。

  (二)从国际和国内两种形势来把握

  从国际形势来把握,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波诡云谲、风云际会,“黑天鹅”、“灰犀牛”各种风险层出不穷,个别发达国家挑起贸易摩擦,霸权的大棒肆意挥舞。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进程中,遇到些风风雨雨、沟沟坎坎都是“成长中的烦恼”、“生活中的常态”,要始终坚守初心,不为外部势力所惧,积极应对横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沟坎、一个个险滩,把“沟”“坎”转化为“时”和“势”,定能喷薄出稳中向好、稳中求进的强大力量。

  从国内形式来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红利减弱,制度红利、技术红利亟待挖掘,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日益凸显。

  即将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民,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期盼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水涨船高。正因如此,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必须从一而终、一以贯之,须臾不能忘却、片刻不能割舍。

  (三)从机遇和挑战两个视角来把握

  从机遇的视角来把握,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建设“一带一路”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落后挨打到大国外交在世界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装在心里、扛在肩上,中国号的巨轮才能坚定航向,闯险滩、战激流,彻底摆脱狭小水域的困境,开足马力、击水行舟,胜利驶入崭新而宽广的天地。

  从挑战的视角来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前段时间各种新闻都在报道攀登珠峰堵车现象,大家可能也都有所耳闻,在高海拔极端寒冷缺氧的生存条件下,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和身体上的不适,成功登顶是让人自豪的,也是令人佩服的经历。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有很多人却死在登顶之后返程的途中,因为任何长时间的停留、情绪和身体上的变化以及放松警惕、掉以轻心,都会引起死亡率的上升。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常说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昨天的成功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在承平盛世之时,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初心。

  三、结合主题教育,把握坚守初心的方法路径

  一是用理论支撑初心。政治上、初心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把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发展的事业中来,就必须深入学习领会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掌握和运用蕴藏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

  二是用忠诚诠释初心。忠诚是初心的应有之义,铭记初心必须要讲忠诚。这种忠诚,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忠诚。

  在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涯和职业生涯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被人“围猎”的风险。职务越高,风险越大,如果不忠诚或者不够忠诚,人民立场就会偏,初心使命就会淡忘,政治上就会动摇,就可能在利益面前失态,在关键时刻变节,就难以经受住各种复杂严峻的考验,不利于化解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是用行动践行初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再高尚的初心,再宏伟的使命,如果不付诸于行动,也只是水中花、镜中月。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而明代张居正倡导“立限责事,以事责人,务责实效”的考成法,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历中兴”。历史反复证明,唯有真抓实干、知行合一,把铭记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到行动上,既定的目标才不会走偏,期盼的效果才不会落空。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要精神不衰、本色不改,不忘建党初心、探索强国新路。希望广大党员干部牢记xxxxx的殷殷嘱托,紧密团结在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保持初创者心态,发扬铭记初心的新时代要求,始终把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装在心里、扛在肩上,切实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第四篇: 2021七一专题党课稿

  一、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我们是谁”

  我们是永远的革命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烈火中百炼成钢。革命之于我们党,不仅是历史活动,还是一种浸入灵魂的精神气质。有人说,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再讲革命不合时宜了。针对这种观点,xxxxx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实践证明,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既是一部社会革命史,又是一部自我革命史。不忘初心,就不能忘记我们是革命者,不能丧失了革命精神,不是一味地反思革命、告别革命。我们必须不断挖掘和丰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意蕴,始终坚持“两种革命”一起抓,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共产党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就是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毛泽东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xxxxx也多次以“人民的勤务员”自喻,并提出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自我要求。“人民的勤务员”是人民立场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立场的生动表述,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形象概括。不忘初心,就不能忘记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

  我们是时代的答卷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xxxxx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近百年来,围绕“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革命”“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怎样建设新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创造性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考出了好成绩。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的重大时代课题,“考题”更难了,“阅卷人”的评判更严、期望更高了。不忘初心,我们就要牢记“答卷人”身份,永葆“赶考”精神,给历史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二、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从哪里来”

  我们是在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下前进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成功突围并不断开拓康庄大道的。历史以铁的事实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苍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xxxxx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忘初心,就要坚定这份信仰、这份信念、这份忠诚,让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高高飘扬。

  我们是在辉煌历史的传承接力中走来的。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毛泽东说:“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xxxxx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并立足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建党近百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起伏170多年、中华民族传承发展5000年,勾勒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的节点坐标和壮丽图景。他还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忘初心,就不能割裂我们的精神命脉,而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深植中华民族的“根”,守好中华民族的“魂”。

  我们是在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下壮大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实践主体。回顾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的小推车推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人民的汗水浇灌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是人民群众在创新创造中闯出来的。再往远里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了人民,党的事业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不忘初心,任何时候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

  风雨兼程,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百年中国长卷,历史的追光始终跟随着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这艘红船劈波斩浪,引领党和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党的历史直通现实又指向未来,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不仅会模糊对当下的认知,还有可能贻误对未来的预判。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铭记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以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闯关夺隘、砥砺前行。

  对党忠诚,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信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只有把“忠诚”作为立身之本,方向才不会偏离,道路才不会走错。党的发展历程告诫我们,不走错路必须与党同心,少走弯路必须与时俱进,力避邪路必须与民同行。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走得太久,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前方的路还很长,容不得我们停下脚步,要始终做到讲党性、有信仰,用实际行动回报党恩,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实干担当,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梦想。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初心。有初心就会有担当,不忘初心才能敢于担当。我们要牢记为什么出发的中国梦,争做追梦人、圆梦人,以不懈探索的勇气、敢于人先的担当、紧弓满弦的实干,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奋斗中实现伟大梦想。

  同志们,我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大考”中能否“考”出好成绩,关键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永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做直面问题的担当者,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危难险阻面前敢挺身,失误过失面前敢担责,遗留问题面前敢承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落实决策、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敢闯敢试敢为先,培塑开拓精神,在民族复兴伟业中践行党员干部应有的实干担当。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第五篇: 2021七一专题党课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取得显著成效。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早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华北解放区就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建设实践。尤其是中央苏区社会治理很大程度上带有鲜明的探索性,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智慧,初步呈现现代社会治理内涵中以法治、自治、共治相结合的基本特征,以及软法规范调整、多元参与、协商对话等治理理念,为新的历史时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涵养和重要启迪。

  一、宝贵经验:中央苏区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社会治理理念在探索实践中逐渐萌生。中央苏区社会治理的探索,找到了现代社会治理的力量之源,工农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由此推动了日益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推动了社会治理民主化进程。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适应革命战争和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在社会治理进程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把人民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强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并将其贯穿在全部治理实践中。毛泽东同志认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一切依靠群众,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从而获得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并转化为有效的革命动力和社会治理能力。

  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局面在探索中逐步呈现。适应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中央苏区呈现出以多元主体参与、互助合作共治为特征的社会治理新局面。中央苏区时期,工农群众从以往的被统治者逐渐走上自我管理的舞台,由此促使社会治理的主体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演进,中央苏区社会治理逐步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工农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在中央苏区,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相继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到治理活动中,工农群众多以互助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苏区各种社会组织相当普遍,如工会、贫农团、青年团、反帝拥苏大同盟、合作社、互助社等,覆盖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各方面。这些组织在工农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成了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局面。

  柔性治理的制度体系和运转机制初步建立。其一,初步形成法律法规和法外制度共同作用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一方面,中央苏区从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和客观条件出发,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法律法规,包含婚姻家庭、经济管理、土地政策、劳动政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内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法治和制度的需要,成为苏区社会有效治理和有序运转的法律制度依据。另一方面,中央苏区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了各种行业规范、发展纲要、组织章程等制度规范,与当地民俗习惯等共同成为中央苏区开展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制度资源。其二,采用多种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治理机制建设上,中央苏区设立了中央司法人民委员部,建立了审判机关,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司法组织系统,对重大社会矛盾纠纷进行审判裁决。同时,中央苏区大量采用调解、说理教育批评等方式处理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的一般性矛盾纠纷,提供了社会治理纠纷解决的多元机制。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提高苏区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升了工农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中央苏区治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法治化,为建立革命秩序、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供了有力武器。

  二、重要启迪:现代社会治理要提升柔性治理能力

  其一,注重发挥软法规范在现代社会柔性治理中的重要功效。现代社会治理是建立在一套制度体系基础上运行的。这套治理制度体系是具有一定约束性的各种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社会公约和习惯等形成的社会治理规则的有机整体,包括硬法规范和软法规范。硬法规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软法规范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的法律法规之外的对社会主体具有软约束力的治理规范。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硬法规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社会进行刚性治理,软法规范则为社会主体的自我决策、自我规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实施柔性治理提供基本规则。软法规范属于非强制性的自律规范和自治规范,大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柔性治理的制度基石。

  软法规范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软约束。现代社会治理牵涉社会成员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是民众之间的一般权利义务关系,由未纳入国家正式法律法规体系的各种软法规范进行调整。这些软法规范体现了非国家意志的社会大众的公共意志,它们在维护社会正常运转中,以非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方式为社会活动提供软约束,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软法规范的柔性治理强调的是平等尊重、沟通协商、民主自治的软约束治理模式,彰显了灵活性、合意性和自我约束性,不但是对硬法治理的有效补充,更丰富了硬法治理的形式和内容,赋予人们更多的自治权,展示了现代社会治理柔性之治的特性。

  加强软法规范的创设和合理运用。柔性治理要注重尊重、引导和鼓励社会大众在各自领域创设软法规范,包括调整市民经济社会生活关系的各种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社区公约、团体章程、行业习惯、行业发展纲要和规划、行业协会标准、行动倡议和指南等。同时,要加强相关引导机制的建设,在更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更好更灵活地运用软法规范,使之与国家硬法规范共同作用形成完整系统协调的现代治理制度体系,用以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软法规范的创设与实施必须遵循基本的法治原则,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等正当程序原则,不得与宪法和法律法规等国家制定法相抵触。

  其二,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机制。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调解、诉讼和仲裁是现代社会治理最为常用的纠纷化解方式。我国的社会矛盾纠纷中许多都属于社会主体私人权益的纷争,所涉大都是民众一定程度可互相让渡的权益,具有较大的可预防性和可调解性。现代社会的柔性治理要求充分认识和发挥调解在社会治理定纷止争的重要作用,以疏导、解释、说理、教育、批评等方式,让冲突各方互谅互让达成和解,达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良好效果。调解作为比较自由灵活的纠纷解决方式,更加尊重当事人意志,容易为当事人各方所接受,往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是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成本很低的解决方式。

  要发挥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包括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在内的包含各类纠纷调解机构、相关行业协会、社区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大调解”机制的功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在具体路径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府机构纠纷调解机制建设,着力提升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机构的纠纷调处能力。更重要的是,不断加强发挥行业协会、基层自治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纠纷解决调处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这些社会组织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其纠纷化解功能的发挥。在技术手段上,充分利用传统现场调处模式和运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在线辅助方式,形成多种渠道、多方参与、便捷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其三,提升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质效。全面树立以协商、对话、自治、共治为核心的柔性治理理念。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提升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质效,要求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渠道并存,这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在各种治理活动中,充分尊重社会主体尊严,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自主性、能动性,采用扶持激励的方式,鼓励社会主体对社会事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效发挥其他组织和公民协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专业优势。同时,要强化各类主体法治化的协同治理运作模式,强化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合法合规,以避免各类主体因参与社会治理行为的盲动性而阻碍有效社会治理的实现。

  必须重视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现代社会治理强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各类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公益性组织、行业组织等,具有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优势,是现代社会治理多元共治模式下的重要力量。推进社会柔性之治,社会组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是否具有生存发展并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环境,本身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第六篇: 2021七一专题党课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取得显著成效。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早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华北解放区就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建设实践。尤其是中央苏区社会治理很大程度上带有鲜明的探索性,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智慧,初步呈现现代社会治理内涵中以法治、自治、共治相结合的基本特征,以及软法规范调整、多元参与、协商对话等治理理念,为新的历史时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涵养和重要启迪。

  一、宝贵经验:中央苏区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社会治理理念在探索实践中逐渐萌生。中央苏区社会治理的探索,找到了现代社会治理的力量之源,工农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由此推动了日益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推动了社会治理民主化进程。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适应革命战争和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在社会治理进程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把人民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强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并将其贯穿在全部治理实践中。毛泽东同志认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一切依靠群众,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从而获得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并转化为有效的革命动力和社会治理能力。

  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局面在探索中逐步呈现。适应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中央苏区呈现出以多元主体参与、互助合作共治为特征的社会治理新局面。中央苏区时期,工农群众从以往的被统治者逐渐走上自我管理的舞台,由此促使社会治理的主体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演进,中央苏区社会治理逐步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工农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在中央苏区,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相继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到治理活动中,工农群众多以互助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苏区各种社会组织相当普遍,如工会、贫农团、青年团、反帝拥苏大同盟、合作社、互助社等,覆盖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各方面。这些组织在工农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成了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局面。

  柔性治理的制度体系和运转机制初步建立。其一,初步形成法律法规和法外制度共同作用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一方面,中央苏区从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和客观条件出发,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法律法规,包含婚姻家庭、经济管理、土地政策、劳动政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内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法治和制度的需要,成为苏区社会有效治理和有序运转的法律制度依据。另一方面,中央苏区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了各种行业规范、发展纲要、组织章程等制度规范,与当地民俗习惯等共同成为中央苏区开展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制度资源。其二,采用多种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治理机制建设上,中央苏区设立了中央司法人民委员部,建立了审判机关,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司法组织系统,对重大社会矛盾纠纷进行审判裁决。同时,中央苏区大量采用调解、说理教育批评等方式处理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的一般性矛盾纠纷,提供了社会治理纠纷解决的多元机制。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提高苏区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升了工农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中央苏区治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法治化,为建立革命秩序、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供了有力武器。

  二、重要启迪:现代社会治理要提升柔性治理能力

  其一,注重发挥软法规范在现代社会柔性治理中的重要功效。现代社会治理是建立在一套制度体系基础上运行的。这套治理制度体系是具有一定约束性的各种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社会公约和习惯等形成的社会治理规则的有机整体,包括硬法规范和软法规范。硬法规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软法规范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的法律法规之外的对社会主体具有软约束力的治理规范。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硬法规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社会进行刚性治理,软法规范则为社会主体的自我决策、自我规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实施柔性治理提供基本规则。软法规范属于非强制性的自律规范和自治规范,大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柔性治理的制度基石。

  软法规范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软约束。现代社会治理牵涉社会成员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是民众之间的一般权利义务关系,由未纳入国家正式法律法规体系的各种软法规范进行调整。这些软法规范体现了非国家意志的社会大众的公共意志,它们在维护社会正常运转中,以非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方式为社会活动提供软约束,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软法规范的柔性治理强调的是平等尊重、沟通协商、民主自治的软约束治理模式,彰显了灵活性、合意性和自我约束性,不但是对硬法治理的有效补充,更丰富了硬法治理的形式和内容,赋予人们更多的自治权,展示了现代社会治理柔性之治的特性。

  加强软法规范的创设和合理运用。柔性治理要注重尊重、引导和鼓励社会大众在各自领域创设软法规范,包括调整市民经济社会生活关系的各种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社区公约、团体章程、行业习惯、行业发展纲要和规划、行业协会标准、行动倡议和指南等。同时,要加强相关引导机制的建设,在更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更好更灵活地运用软法规范,使之与国家硬法规范共同作用形成完整系统协调的现代治理制度体系,用以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软法规范的创设与实施必须遵循基本的法治原则,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等正当程序原则,不得与宪法和法律法规等国家制定法相抵触。

  其二,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机制。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调解、诉讼和仲裁是现代社会治理最为常用的纠纷化解方式。我国的社会矛盾纠纷中许多都属于社会主体私人权益的纷争,所涉大都是民众一定程度可互相让渡的权益,具有较大的可预防性和可调解性。现代社会的柔性治理要求充分认识和发挥调解在社会治理定纷止争的重要作用,以疏导、解释、说理、教育、批评等方式,让冲突各方互谅互让达成和解,达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良好效果。调解作为比较自由灵活的纠纷解决方式,更加尊重当事人意志,容易为当事人各方所接受,往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是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成本很低的解决方式。

  要发挥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包括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在内的包含各类纠纷调解机构、相关行业协会、社区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大调解”机制的功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在具体路径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府机构纠纷调解机制建设,着力提升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机构的纠纷调处能力。更重要的是,不断加强发挥行业协会、基层自治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纠纷解决调处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这些社会组织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其纠纷化解功能的发挥。在技术手段上,充分利用传统现场调处模式和运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在线辅助方式,形成多种渠道、多方参与、便捷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其三,提升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质效。全面树立以协商、对话、自治、共治为核心的柔性治理理念。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提升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质效,要求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渠道并存,这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在各种治理活动中,充分尊重社会主体尊严,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自主性、能动性,采用扶持激励的方式,鼓励社会主体对社会事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效发挥其他组织和公民协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专业优势。同时,要强化各类主体法治化的协同治理运作模式,强化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合法合规,以避免各类主体因参与社会治理行为的盲动性而阻碍有效社会治理的实现。

  必须重视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现代社会治理强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各类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公益性组织、行业组织等,具有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优势,是现代社会治理多元共治模式下的重要力量。推进社会柔性之治,社会组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是否具有生存发展并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环境,本身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第七篇: 2021七一专题党课稿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x月x日,再过几天就是我们党的生日了,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这次会议既是市委老干部局九公冲村联合党委全体党员的集中政治学习会,也是党课辅导报告会。主要任务就是:缅怀党的光辉历史,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弘扬党的革命优良传统,提醒我们每位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共建和谐社会、幸福六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从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x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的x年,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国情相结合,探索救国图强真理,开辟民族振兴道路的x年;是带领中国人民不怕流血牺牲,创造辉煌业绩的x年。

  在这x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英勇奋斗,经历了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执政、建设与改革、挫折与胜利的考验,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辉煌成就。

  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时代发展已不再需要我们舍身炸雕堡,也不用再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不能忘记当初在鲜血染红的党旗下庄严的承诺,不能忘记我们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今天我的党课内容共分三大块,第一块是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二块是村级党组织和农民党员如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块是老干部局机关党员干部如何创先争优,进一步提高为老干部和基层群众服务的水平。

  下面我先谈谈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第一、要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创造性地运用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历史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根本因素。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失去了执政地位。1991年,有着x年历史、1500万党员、执政74年的前苏联共产党一夜红旗落地、分崩离析;1993年,连续执政38年、拥有“万年执政党”之称的日本自民党大选败北。1996年,建党111年、执政长达45年的国大党选战失利;2000年,拉丁美洲第一大政党、前后执政71年之久的墨西哥革命制度沦为在野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也相继改旗易帜,变了颜色。为什么这些大党老党的政权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荡然无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政党内部出了问题,在如何对待人民群众这个重大问题上出现了根本性的失误。苏共执政后期,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由人民公仆蜕变成人民的主人,领导阶层成了特权阶层,党群、干群关系从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鱼肉关系,从而导致苏共垮台时苏联人民冷眼旁观、无动于衷,甚至不少民众出现在对立的营垒中。苏共的历史悲剧告诉我们,困难不可怕,挫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流失,可怕的是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

  今天我们中国共产党已由当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具有86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党的建设正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我们必须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好党员“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等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敬畏之心倾听人民的呼声,以换位思考理解群众的感受,端正每位党员的群众立场,增强每位党员的群众情结。

  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密切联系群众,主动贴近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享受社会改革发展建设成果的主体。另一方面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重点,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第二、要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

  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共有171人,牺牲和遇难的有42人,占24.5%;新中国成立前的政治局以上领导人共有55人,牺牲、遇难的有15人,占27.2%,也就是说,每四个政治局委员或中央委员中就有一个牺牲、遇难。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全国各地有案可查的烈士就有170多万人,这些烈士中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前赴后继,努力奋斗,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宝贵的生命,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我记得,xx同志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说:“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革命的和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革命的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来处理一切个人问题”。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了,作为党员,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面对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利益矛盾冲突多了。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我们更需要有一种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坚决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在必要时甚至宁可牺牲个人的利益,也要维护党和人民群众利益。

  不可否认,现在有一些党员,认为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是讲理想的时代,而是讲实惠、讲利益的时代了。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员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信念缺失,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最终走上了腐化堕落、自我毁灭的道路。他们的反面典型事例反复告诉我们: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因此我们每位共产党人必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管住自己的嘴,做到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手,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脚,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第三,要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千年文化积淀的精髓,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我们只有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读懂中国文化,才能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xx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xx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基本层次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这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当今世界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我们要把x亿人民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个人身上是品行,体现在家庭中间是家风,体现在国家社会层面是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党员是社会的先进分子,党员干部的言行影响着人民群众,决定着政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所以我们要带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好、践行好、宣传好,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发挥“正效应”,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第四、要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必须加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也是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重要基础。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日益发达的今天,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提高做好工作和服务人民的本领;要通过学习锤炼,提高党性、锻造品格,做到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要通过学习净化、陶冶情操,提升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掌控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从而摆脱愚昧狭隘,培育理性思维,树立高尚情趣的人生追求。

  我们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证思想理论与时俱进、政治头脑清醒明白、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周围的同志学习,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而奋斗,在实践中践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顺利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我们还要多注意学习反映时代进步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把自己打造成为学习型、复合型党员。

  现在我来重点谈谈村级党组织和农民党员如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体来看,我们九公冲村党组织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在徐书记的带领下,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和美好乡村建设,九公冲村的软硬件都取得了显著发展变化,村里党员队伍的示范带头影响力明显提高,他们中间有能人大户,有种田能手,有养殖大户,也有新风气、新时尚的带头人等等,共同为九公冲村的经济社会文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如何更好更快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认为村党组织重点是做到“四要”。

  一要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发展是硬道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目的。九公冲村党组织一方面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加大村级公益事业投入,尽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快新农村硬件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根据本村的基础条件、产业特点、经济结构、民情民意等情况,理好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培育新型农民,培养农民党员经纪人等实用人才,找准发展经济的好路子,确定开发重点,创立新项目,以项目实施带动村民致富发展。当前村里结合九公寨旅游风景区开发利用,推进农家乐;利用村情地貌,发展土鸡规模养殖,推广板票和油桃特色种植等都是不错的致富项目。

  二要公道正派,让群众心服口服。以前有的同志认为,农村工作就得靠硬办法、土方法,依法办事不完全行得通,这是不正确的。在如今这个法制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观念、政策水平不断提高,凡事都要讨个说法、问个明白,农民群众服的是理,不是权,所以我们在村级事务管理中要做到以理服人,不要以权压人,特别是在征地拆迁、计划生育和土地流转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时,更要向群众把道理讲清楚、说明白,做到一碗水端平,公开公正公道,以理服人,让群众心服口服。

  三要发扬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要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重点完善村务党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遇到重大问题,要发扬民主,多商量,多讨论,确保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特别是对一事一议、财务开支、村内工程发包、宅基地审批等重大问题作决策时,更要注意充分酝酿,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多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绝不允许把个人意志凌驾于组织之上,严防个人独断专行,为所欲为。

  四要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总体看,九公冲村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少数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掌握的就业技能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农民家里负担重,生活压力大、心理不平衡等等,这些都容易诱发不稳定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我们对此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多角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缓解基层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的稳定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新形势下,党的xx和xx、xx全会对加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九公冲村党员如何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策执行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认为主要是做好“五带头”。

  一是带头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坚定政治立场。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表现在带头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上,尤其要带头执行土地流转、减轻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等政策,敢于同那些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的错误行为作斗争,自觉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是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农村党员要更新致富观念,拓宽致富渠道,善于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的农业实用知识,成为生产能手,并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懂市场、会经营,真正成为农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带领群众共同富裕。

  三是带头学习运用新科技,走科技发展之路。农村党员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带头学习先进的种养殖技术,掌握农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争当科技示范户,新科技带头人,同时帮助群众掌握新科技、运用科技,促进广大农户增产增收。

  四是带头遵纪守法,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农村党员不仅要学习宣传党纪法规,而且要带头遵纪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典型。用遵纪守法的模范行为来防止和抵制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中的消极东西,来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九公冲村的改革发展稳定。

  五是带头抵制歪风陋习,践行文明新风尚。农村党员要带头讲科学、破旧俗、倡文明、树新风,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活动,反对铺张浪费、酗酒赌博等恶习,做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先锋模范,为群众树立精神文明的榜样。

  当前,九公冲村的新农村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既面临难得的宏观环境和有利条件,又面临复杂的矛盾问题和制约因素。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与时俱进地谋划农村改革,通过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示范带头作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进九公冲村新农村建设。

  最后,我再谈谈机关党员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为老干部和基层群众服务工作

  与其他党员相比,机关党员特别是是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机关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和看法,人民群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各级机关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言行,来了解各级党委、政府,来评价我们党的。我们机关广大党员只有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引导群众,示范带动群众,才能真正提高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才能动员组织人民群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我们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员要践行好群众路线,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点就是做好为老干部和基层群众服务工作,关键是做到“五个必须”。

  一是思想上必须积极进取。机关党员一方面要强化竞争意识。岗位没有贵贱之分,再好的岗位也没有贴上任何人的名字,优胜劣汰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不同的岗位上,唯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干出业绩来证明自己是好样的,无愧于机关党员的光荣称号。另一方面要树立进取形象。机关党员要正确审视我们当前生活的时代,带头认清形势,适应形势需要,自觉勇挑重担,艰苦奋斗,善于创新,不能只与自己过去纵向比,在小圈子里比,要自觉融入改革开放的洪流,与优秀人才比能力、比业绩、比奉献,不满足于取得的点滴成绩,积跬步以致千里。

  二是工作上必须务实创新。机关党员干部一定要弄清自己的本职责任,确立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工作中要做到不缺位。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不拈轻怕重,积极承担工作责任,敢于负责,不争功诿过。不越位。讲党性、讲原则,处理事情不要“和稀泥”,不要有怕得罪人的思想而当“老好人”。不懈怠。要明确岗位工作性质,把握岗位工作特点,尽职尽责,创新岗位特色,通过务实工作,努力成为所从事工作的先进,用优秀的岗位形象体现出党员形象,努力在老干部服务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流工作业绩。

  三是生活中必须善做表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党员的活动也更多地和社会联系起来。作为党员,不论在单位也好,在社会上也好,在家庭中也好,都应当自觉成为周围群众的榜样,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示范表率作用,时时提醒自己,时时校正自己,严格约束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自觉做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楷模,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正效应、传递正能量。

  四是心态上必须健康向上。心态就是指人们对事物发展的反映和理解表现出来的不同思想状态和观点,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我们机关党员必须养成积极健康心态,经常反省我们在工作中是舞台不大,还是能力不强;是待遇不高,还是奉献意识淡薄;是位子不重要,还是自甘落后。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多想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只有摆正位置,端正心态,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做到危难面前不乱方寸、诱惑面前不失本色,做到慎微,慎始,慎独,慎友。只有端正心态,才能远离喧嚣、拒绝浮躁,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和权力,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只有端正心态,才能经得起种种诱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只有端正心态,才能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念,常怀律已之心。

  五是服务上必须务实为民。我们老干部局机关党员在为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的同时,更要做好为基层群众服务,特别是做好为结对共建村的帮扶工作。201x年x月份我们和九公冲村成立了联合党委,也就是说我们和九公冲村是一个集体、一家人,九公冲村发展起来了,我们感到光荣;九公冲发展落后了,我们也有责任。

  这两年,我们按照“城乡共建、资源共享”的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取得了很好共建成效。一方面,通过召开联合党委会、为基层党员上党课、帮扶结对、慰问困难党员群众等活动载体,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提高了九公冲村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素质水平;另一方面,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我们为村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道路硬化、旅游开发、特色种殖、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了微薄的资金支持,做了一点政策协调工作,为群众解了一点难事、办了一点实事。但是离现实需要和群众期盼还有很大差距

  今后我们还将通过宣传政策、分析村情、调研考察、典型引导等措施,充分发挥联合党委服务发展、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结对共建中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帮助农村党员和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找准发展症结,理清工作思路,推动九公冲村更好更快发展。

  近期,我们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了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通过认真查摆“xx”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了机关作风和为民服务上的一些突出问题。下一步我们还将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以及“xx”专项行动,目的就是确保查摆问题真正到位、开展批评见到实效,实现改进工作作风与干事创业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同志们,我们要经常想到自己的党员身份,经常想想党对我们的培养和期望,经常想想自己面对鲜红党旗的庄严誓词,经常想想党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经常想想党员应该在哪些方面比党外群众做得更好些,经常想想自己的言论行动是不是无愧于“先锋战士”的称号。一句话,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只有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是共产党员,才能时时处处表现出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模范行动,才会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的强大精神动力。

  虽然我们工作在不同的行业,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党员示范带头的影响力是一样的。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结合自身工作和职业特点,为周围群众作出表率。农村党员要重点在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等方面作出表率;机关党员要重点在贯彻执行党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等方面作出表率,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社会新风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当我们立志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终身,举起右手向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连在一起,和党的荣辱兴衰融为一体,和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凝为一体,让我们在干事创业中践行党员承诺,创先争优,为共建和谐社会、幸福六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八篇: 2021七一专题党课稿

  按照政治教育计划,安排由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我主要结合中央、省市从严治党重要内涵,联系目前办公室内学习和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当前我办干部队伍的作风状况、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如何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下面,我围绕四个方面,讲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等一系列中国奇迹,从1979年到2021年的36年里,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仅为2.8%,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道路,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取得这一让国人自豪、世人瞩目的骄人战绩,关键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的领导核心,否则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甚至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伟大复兴也将化为泡影。在这方面,世界上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比如欧美国家有的至今还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而不能自拔;一些照搬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还有一些西亚北非国家,国家政治持续动荡,社会秩序严重混乱。
  前段时间,我从相关媒体了解到,我们邻国朝鲜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基本上还处于我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发展水平,连民众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多方对照,我们的制度优势和道路优势已经开始彰显。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张维为教授,撰写的《中国震憾》一书中写到:过去 30 年中国稳步崛起,而在采用西方模式的非西方国家中,没有成功的例子。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震憾,不得不反思许多问题,为什么采用西方模式的国家总体效果不理想,为什么从民主发源地的希腊,到金融危机的美国,无不面临着政治、金融问题,而中国依然高度发展。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可以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每个党员都要从现实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信心,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筑牢理想信念灵魂,锤炼优良政治品格,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一、不忘初心,学,做到心中有党
  不忘初心,就要心中有党,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正是党的崇高理想、党的先进形象,吸引着无数优秀中华儿女,期待成为其中的光荣一员。既然通过组织的考验,成为一名党员,那么不论何时何地,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这不仅是自我角色的不断暗示,更是价值取向的反复拷问。唯有忠诚于党,对党的宗旨主义和理想深信不疑,坚定不移,才能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党的利益统一起来,绝对不做有损于党的利益和名誉的事情! 对党绝对忠诚,是讲政治的核心,也是办公室的生命线和做好工作的根本点。当前,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影响,我们要善于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我们党成立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时刻忠于党的理想,忠于党的组织,进一步坚定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践行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捍卫者。
  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省市委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省市委和市委的权威,做一个表里如一的老实人和虚怀坦荡的透明人;要始终把党中央这个核心力量,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定盘星主心骨,做到思想上同心、行动上紧跟、工作上落实,努力成为推动小康&&建设的一份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常扫思想之尘,常补精神之钙,充分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制定两学一做学习计划,加强对党章、党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切实提升精神区位,把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
  三要牢固树立一个宗旨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左传》有句话,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意思是我们每个干部,一定要把为民之事当作农事一样,夙兴夜寐、精耕细作,把惠及民生的事一件件抓实抓好。为人民服务是办公室三个服务的重要内容,在座各位党员都是人民的公仆、服务员,要牢固树立一心为民的情怀,时刻对标焦裕禄等先进典型,自觉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带头干、带领干、带动干,共同推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事业。
  二、立足岗位,明党规,做到心中有戒
  要做到心中有戒,就必须要搞清楚戒的内容和含义。查阅相关资料,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公认的、一致的解释是指戒律,戒就是要主动、自觉、经常地防止行为、语言、思想等方面的过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宗教、不同党派、不同社团可能对戒的要求不尽相同,比如佛教上讲的五戒,就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还有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等,虽提法有不同,但内容大多都有关联性和承继性。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戒的含义和要求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着。在我看来,今天我们共产党人讲的戒就是敬畏,就是遵守,就是要从内心深处敬畏纪律规矩,从日常小事上遵守纪律规矩,让纪律规矩约束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让纪律规矩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让纪律规矩保证我们既要干成事,还要保证我们不出事。
  一要严守纪律规矩。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纪党规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是刚性约束,是红线。大家要自觉遵守党章、党规,自觉用《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等,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大纪律,做到在任何时候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使管党治党没有空白、不留盲区。
  二要自觉接受监督。1957 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避免脱离群众,因为我们如果关起门来办事,凭老资格,自以为这样就够了,对群众、对党外人士的意见不虚心去听,就很容易使自己闭塞起来,考虑问题产生片面性,这样非犯错误不可。在座各位党员要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不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脱离党组织的监督、脱离党规党纪的约束。
  三要始终严格自律。守纪律、讲规矩难在自律。周恩来总理一生不回家乡淮安,也是怕给地方政府添麻烦,他要回避这一点。还规定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这种自律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办公室同志,要树牢自律意识,时刻三省吾身,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反省自己存在的失误,将他律变为自律;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纪律底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要严守廉洁底线。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尤其办公室承担统筹协调职能,工作中必然有大量人际交往,要坚持原则、划清界限、谨慎交友,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这里值得强调的是,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过程中,不是让大家远离企业,不交朋友,而是坚持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打交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同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无贪心私心。要始终在规矩的范围内干事,决不能以办公室牌子搞关系、谋私利,决不能打着领导旗号办私事,决不能借工作之便谋私利,全力维护党的威信和形象。要重家教、立家规、正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上,用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爷,废职亡家。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三句古训以为佐证,警醒广大党干部。我们在座各位要切实在家庭角色中承担起慈、孝、廉、敬的责任和义务,管好配偶及子女,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三、履职担当,跟党走,做到心中有责
  责任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尺度。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说: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一家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国必亡。由此可见责任对于做人为官的重要性。结合办公室工作,办公室日常运转工作非常重要,要做到高效、有序、和谐、严密,保证上级政策、领导意图和基层要求顺达、畅通。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灵敏。无论是办文、办会,还是办事,都要首先考虑政府有什么精神,领导有什么意图,怎样办才更符合政府工作要求和领导意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花再大力气,做了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无益。
  二是要高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注重时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做到及时、迅速、不误事,实现工作的高效运转。要严格把关,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确保领导同志和领导机关从文山、会海和一般性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谋大事、抓大事。
  三是要有序。办公室的公文处理、会议安排、安全保密、后勤服务等日常工作,应进一步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上下功夫,努力做到高标准、高质量。
  四是要主动。要在被动状态下主动做好工作,就一定要超前思维,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到前头,并随着党委工作的进展而推进,围绕党委工作的变化而调整。要积极探索日常服务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始终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五是要周密。日常运转十分琐碎繁杂,工作中哪一个环节、哪一个方面做不到位,都会影响党委工作的全局。党委办公室做每一项工作,都要着眼全局,顾全大局,环环相扣,搞好衔接,真正做到周全细致,消灭差错,避免疏漏。特别是对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要提前介入,做好预案,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明确责任,保证各项议程、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六是要有激情。应当充分肯定,我们绝大多数干部对工作是充满激情的。但是,也确有极少人对工作缺乏激情。有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强调客观、埋三怨四,有的回避矛盾、畏首畏尾,等等。这些不良思想倾向是极为有害的。如果领导交代的事半天都没有回音,干什么事都萎靡不振,无所谓,那是不行的。干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有没有激情、愿不愿意、认不认真去干,这是态度问题。大家一定要有紧起来、等不起,急起来、拖不得,干起来、坐不住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倍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身份,真正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去闯、去拼。
  七要讲奉献。办公室权力不大责任大,手段不多工作多,待遇不高要求高,可以说是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没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和情怀,就不可能履行好职责。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能够在政府工作,直接为领导服务,是很光荣,很崇高的,也是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一定要珍惜岗位,无私奉献,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办公室的工作既具体繁杂,又紧张寂寞,而且多是台下幕后的工作,客观上也需要同志们无私奉献、埋头苦干、淡泊名利、忘我工作,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顶得住诱惑,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面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特别强调的是,大家离领导近,涉及的人、事和利益关系很多,廉洁自律尤为重要。
  八要讲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是搞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大家一定都要树立办公室工作一盘棋思想,同事之间、科室之间既要各尽其责,又要相互团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齐心协力把办公室的工作做好。科室之间协作要学会包容、补台。办公室有分工、有制度,但有时交叉内容多,有些科室同志不在,其他同志应主动替补上去,即使不是自己分管的事情,也应主动热情向人介绍。总之,通过主动、积极地协调工作运转的各个环节和功能,使各科室、各部门以及个人之间密切配合,避免出现推诿扯皮,使多数人的力量汇成一股合力,共同完成任务。

第九篇: 2021七一专题党课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取得显著成效。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早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华北解放区就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建设实践。尤其是中央苏区社会治理很大程度上带有鲜明的探索性,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智慧,初步呈现现代社会治理内涵中以法治、自治、共治相结合的基本特征,以及软法规范调整、多元参与、协商对话等治理理念,为新的历史时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涵养和重要启迪。

  一、宝贵经验:中央苏区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社会治理理念在探索实践中逐渐萌生。中央苏区社会治理的探索,找到了现代社会治理的力量之源,工农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由此推动了日益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推动了社会治理民主化进程。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适应革命战争和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在社会治理进程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把人民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强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并将其贯穿在全部治理实践中。毛泽东同志认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一切依靠群众,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从而获得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并转化为有效的革命动力和社会治理能力。

  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局面在探索中逐步呈现。适应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中央苏区呈现出以多元主体参与、互助合作共治为特征的社会治理新局面。中央苏区时期,工农群众从以往的被统治者逐渐走上自我管理的舞台,由此促使社会治理的主体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演进,中央苏区社会治理逐步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工农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在中央苏区,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相继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到治理活动中,工农群众多以互助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苏区各种社会组织相当普遍,如工会、贫农团、青年团、反帝拥苏大同盟、合作社、互助社等,覆盖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各方面。这些组织在工农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成了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局面。

  柔性治理的制度体系和运转机制初步建立。其一,初步形成法律法规和法外制度共同作用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一方面,中央苏区从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和客观条件出发,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法律法规,包含婚姻家庭、经济管理、土地政策、劳动政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内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法治和制度的需要,成为苏区社会有效治理和有序运转的法律制度依据。另一方面,中央苏区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了各种行业规范、发展纲要、组织章程等制度规范,与当地民俗习惯等共同成为中央苏区开展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制度资源。其二,采用多种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治理机制建设上,中央苏区设立了中央司法人民委员部,建立了审判机关,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司法组织系统,对重大社会矛盾纠纷进行审判裁决。同时,中央苏区大量采用调解、说理教育批评等方式处理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的一般性矛盾纠纷,提供了社会治理纠纷解决的多元机制。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提高苏区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升了工农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中央苏区治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法治化,为建立革命秩序、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供了有力武器。

  二、重要启迪:现代社会治理要提升柔性治理能力

  其一,注重发挥软法规范在现代社会柔性治理中的重要功效。现代社会治理是建立在一套制度体系基础上运行的。这套治理制度体系是具有一定约束性的各种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社会公约和习惯等形成的社会治理规则的有机整体,包括硬法规范和软法规范。硬法规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软法规范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的法律法规之外的对社会主体具有软约束力的治理规范。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硬法规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社会进行刚性治理,软法规范则为社会主体的自我决策、自我规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实施柔性治理提供基本规则。软法规范属于非强制性的自律规范和自治规范,大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柔性治理的制度基石。

  软法规范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软约束。现代社会治理牵涉社会成员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是民众之间的一般权利义务关系,由未纳入国家正式法律法规体系的各种软法规范进行调整。这些软法规范体现了非国家意志的社会大众的公共意志,它们在维护社会正常运转中,以非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方式为社会活动提供软约束,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软法规范的柔性治理强调的是平等尊重、沟通协商、民主自治的软约束治理模式,彰显了灵活性、合意性和自我约束性,不但是对硬法治理的有效补充,更丰富了硬法治理的形式和内容,赋予人们更多的自治权,展示了现代社会治理柔性之治的特性。

  加强软法规范的创设和合理运用。柔性治理要注重尊重、引导和鼓励社会大众在各自领域创设软法规范,包括调整市民经济社会生活关系的各种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社区公约、团体章程、行业习惯、行业发展纲要和规划、行业协会标准、行动倡议和指南等。同时,要加强相关引导机制的建设,在更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更好更灵活地运用软法规范,使之与国家硬法规范共同作用形成完整系统协调的现代治理制度体系,用以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软法规范的创设与实施必须遵循基本的法治原则,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等正当程序原则,不得与宪法和法律法规等国家制定法相抵触。

  其二,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机制。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调解、诉讼和仲裁是现代社会治理最为常用的纠纷化解方式。我国的社会矛盾纠纷中许多都属于社会主体私人权益的纷争,所涉大都是民众一定程度可互相让渡的权益,具有较大的可预防性和可调解性。现代社会的柔性治理要求充分认识和发挥调解在社会治理定纷止争的重要作用,以疏导、解释、说理、教育、批评等方式,让冲突各方互谅互让达成和解,达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良好效果。调解作为比较自由灵活的纠纷解决方式,更加尊重当事人意志,容易为当事人各方所接受,往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是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成本很低的解决方式。

  要发挥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包括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在内的包含各类纠纷调解机构、相关行业协会、社区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大调解”机制的功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在具体路径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府机构纠纷调解机制建设,着力提升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机构的纠纷调处能力。更重要的是,不断加强发挥行业协会、基层自治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纠纷解决调处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这些社会组织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其纠纷化解功能的发挥。在技术手段上,充分利用传统现场调处模式和运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在线辅助方式,形成多种渠道、多方参与、便捷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其三,提升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质效。全面树立以协商、对话、自治、共治为核心的柔性治理理念。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提升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质效,要求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渠道并存,这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在各种治理活动中,充分尊重社会主体尊严,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自主性、能动性,采用扶持激励的方式,鼓励社会主体对社会事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效发挥其他组织和公民协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专业优势。同时,要强化各类主体法治化的协同治理运作模式,强化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合法合规,以避免各类主体因参与社会治理行为的盲动性而阻碍有效社会治理的实现。

  必须重视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现代社会治理强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各类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公益性组织、行业组织等,具有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优势,是现代社会治理多元共治模式下的重要力量。推进社会柔性之治,社会组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是否具有生存发展并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环境,本身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本文来源:https://www.gywlwh.com/fanwen/288800.html

推荐内容

为您推荐

京ICP备2021107668号

CopyRight 1996-2018 https://www.gywlw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共赢教育网 版权所有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