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教育网 >出国留学 > 大学排名 > 《梁家河》让我读出哪些大学问

《梁家河》让我读出哪些大学问

更新时间:2020-02-28 来源:大学排名 投诉建议

【www.gywlwh.com--大学排名】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评价 40 多年前他扎根梁家河这个小山村七年的经历。这引起了我要读《梁家河》(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新书的浓厚兴趣。

  一口气读完《梁家河》,徜徉在那个逝去的年代,不时为书中字里行间淳朴的乡土气息和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所震撼。掩卷沉思,这里,究竟使我读出了哪些大学问呢?

  在这里,读出了一辈子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一位只有十五六岁、涉世未深的少年,远离从小生活的京城和家中亲人,到完全陌生、生产力极度落后低下的穷乡僻壤插队落户,面对呈现在人生面前的巨大落差,确实是一个严峻考验与挑战。也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经历,使他走进了偏远山村,走进了社会底层,设身处地了解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喜怒哀乐,与小山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家一户都结下深厚的感情。这期间,他经历了从迷惘彷徨的“逃离”状态到立志扎根踏实肯干的“脱胎换骨”,在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中灵魂得到升华和净化;在不断刻苦学习、深入思考中学到许多在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在与天斗、与地斗、与贫穷落后斗的生产实践中谙熟民情、贴近实际,从而获得宝贵的真知灼见。知道人民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以至于后来的几十年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块黄土地。2004年,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对前来采访的延安广播电视台的记者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他教了我做什么。”“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他始终把梁家河当作一所学校,感到“收获最大的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培养了自信心”。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更加坚定了他一辈子“要为人民做实事”、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信念与追求。

  在这里,读出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血浓于水的情感。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记忆里,陕北的老百姓是朴实敦厚的,梁家河的温暖是长久的:“是他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敦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而在梁家河的乡亲们眼里,习近平是“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他把村里群众的冷暖疾苦时常挂在心上,谁家生活有困难,他就感到揪心,总是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乡亲们的生活变得好一点儿,他就由衷地感到高兴。他曾把自己的口粮用来接济村里的贫困户;把自己活时带去的白面馍分给田野里劳作的妇女,宁肯自己挨饿;把所学知识无私地贡献给小山村,经常与乡亲们摆古论今,纵论天下事。在离开梁家河数十年里,梁家河的乡亲们说:“村里的老乡有困难找到他,他都会帮助。只要写信他就回复。”《梁家河》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感人的场景:1975年 10 月 7 日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日子,他要到清华大学读书。前一天晚上,他和乡亲们拉话一直到深夜,第二天早上也就起得晚些。当他早上推开门走出窑洞时,看到院子里、道路旁站满了人——大人、孩子、老人,全村人都来了。人们手里拿着红枣、小米,默默地站在那里……习总书记第一次当众流下泪来。这是多么感人至深的场景。“谁对咱好,咱对谁亲!”共产党闹革命、搞建设,靠的不正是与人民群众结下的这种鱼水深情嘛!习总书记始终把梁家河看作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深情地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在这里,读出了干事业所需要的那么一种实干和创新精神。在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学会了农村里的各种活计,从捉跳蚤、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到上山打柴、挑粪、和泥、抹墙、垒坝,样样活计都能拿得起来。尤其是当上村里支部书记之后,他亲力亲为、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善于开拓,先后带领梁家河的父老乡亲,冲破重重阻力,实施了建水坠坝、发展沼气、成立铁业社、打甜水井等多项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小山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在攻克一道道难关过程中,习近平一直是注重实干的行动派。他认为,解决诸多难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实干。遇事有一种不怕苦、不服输、不畏难的精神,以蚂蚁啃骨头的劲头向困难宣战。《梁家河》一书中,有一个细节让人过目难忘:1974 年 7 月中旬,村里的沼气池建成了,可输气管接好后,不知啥原因就是不出气。习近平反复检查,累得满头大汗,最后将问题锁定在导气管堵塞上,他找来一根铁钎子用力一捅,一股粪水即刻喷射出来,溅了他一脸,他全然不顾这些,只是用手抹了一把脸,继续着手将已出气的管子接好。望着终于点火成功的沼气,他露出辛劳过后欣慰的笑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实干和创新,是事业成功的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是经过梁家河这段岁月的摔打磨练,培养了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为他日后投身党的事业,在各个岗位上建功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能力素质。

  在这里,读出了如饥似渴学习钻研精神和立志为人类做贡献的远大志向。到梁家河插队落户,习近平带了两大箱子书。到了知青点上,他每天坚持看书学习,在谈到这段生活经历时,他说:“我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他读书的范围很广,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外国的,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一物不知,深以为耻。”坚持边读书,边背记;边思考,边实践,使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滋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那样:“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个时候打下来的。”除了向书本学习,习近平还特别注意向人民群众和工作实践学习。发现有值得学习借鉴的新生事物,他就见贤思齐、不耻下问,千方百计为我所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提升了思想境界,视野开阔,思想解放,因此才能立足小村实际,有效解决群众面临的困难,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梁家河小学校长刘永耀清楚地记得,习近平历尽千辛万苦试制沼气,表现出刻苦的钻研精神,当时习近平还说了一句让刘永耀至今感到震撼的话:“人来到世上,就要为人类办好事。”一语道出了年轻人志在四方、抱负远大的宽阔胸怀。

  在这里,读出了严以修身、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怀。黄土地养育了父辈,也以宽大的胸襟接纳了年轻的习近平。在这里,他以革命前辈为榜样,扎根人民,团结群众,从革命圣地的红色基因中吸取丰富营养。他认定,要知行合一、不尚空谈,事事处处做行动上的巨人。群众评价说,不管多累多苦的活儿,“近平一直拼命干,从不‘撒奸儿’”。除了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锻炼摔打,十几岁的习近平还认定一个目标: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他在书里领略做人的道理,提高为民办事的本领。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他总结出“多动脑筋”、“一碗水端平”的秘诀,他说:“人有私心,一碗水怎么端也端不平,群众也不会信任你。一碗水端平,还要有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要让大家都能接受才行。”他认为,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从心底里热爱老百姓,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无论自己处在何种环境,都积极地面对生活,无私地为他人做奉献,抱有远大理想。大山,赋予他大山一般的胸怀。

  《梁家河》这部书篇幅不长,但蕴藏其中的学问的确很大。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本文来源:https://www.gywlwh.com/liuxue/99607.html

为您推荐

京ICP备2021107668号

CopyRight 1996-2018 https://www.gywlw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共赢教育网 版权所有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