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教育网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8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8篇)

更新时间:2022-05-16 来源:心得体会 投诉建议

【www.gywlwh.com--心得体会】

体验是指在阅读和练习后写下的一种接受性写作。语言的阅读体验与数学笔记相似体验是指将学习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和记录来反思学习内容,类似于经验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的文章18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红歌,用朴实的歌词和滚烫的旋律,唱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始终如旗帜,似号角,坚定着人民跟党走的信念,鼓舞和激励着几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奋勇前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峥嵘岁月,百年披荆斩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向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征程。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是他,破除一切艰难险阻,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

  在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时刻,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自此正式成立。在这之后,从土地革命战争的掀起,到八年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再到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一心只为人民,在他的带领下,广大农民朋友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外来的侵略者被赶出了国门,全世界都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新中国的成立。这当中,充满着艰辛,充满着挑战,无数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份初心和使命,在民族解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只为让中国不再落后、不再挨打,从此站起来。他们的愿望,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如今已全部成为了现实。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是他,坚持可持续发展,带领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我国经济也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设立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项项重要发展举措,为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跻身世界经济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党和国家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将国家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抓长江、黄河等生我养我的母亲河保护,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农民群众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宜居,抓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宝贵的财富。当前,“十四五”的号角已经吹响,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好,也必然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他改善了人民生活。”是他,以人民为中心,带领广大群众走向致富奔康。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将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作为执政根基。这些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群众吃上了饱饭、穿上了新衣、住进了新房,过上了困难时期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这些年来,广大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带领无数困难群众实现了致富奔康。就在2020年11月,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创造出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奇迹”,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而今,正火热推进的乡村振兴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坚实后续保障,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国家战略,也必将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的无穷力量。

  对此我们必须要坚持九个必须。

第2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百年风华,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在接续奋斗中迎来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力、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心灵震撼力,是高举旗帜、自信昂扬的政治宣言书,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接力百年奋斗新征程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必将凝聚起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再创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党的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最生动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和总结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以史为鉴的根本经验,也是开创未来的根本指引。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勇于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九个必须”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和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把握其精髓要义,明确其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九个必须”为指导,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以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基。

第3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20-年9月18日,距离1931年9月18日已经90周年了,但我们不会忘记1931年的东北,不会忘记被日军欺凌残杀的东北人民。

  90年前的今天是难忘的,90年后的今天我们坐在一起缅怀过去,直面历史。今天的党日活动主题是“勿忘国耻,强我中华”。身为八零九零后的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恐怖,也没有体会过那种精神和肉体的痛苦达到极限的滋味,但作为一个中华儿女,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牢记历史,发扬党的精神,是我终身的使命。1931年9月18日晚上,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20_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军阀的一味妥协和忍让加速和助长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他们以为日本人没有胆量挑起战争,没有胆量用一小股力量去面对奉系20万军队。但敌人就这样做了,在只有600敌人攻击北大营时,本可轻易灭敌,可上级却下达撤退命令,不许开枪,致使有些士兵还在睡梦中就被杀死,一场无情的杀戮就此拉开。北大营的失守加速了东北的沦陷,事后采访经历此事的百姓,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供士兵吃穿,士兵却不对日军的侵略进行反抗,让人心痛。

  1931年是个动荡的年代,各处称王,社会动荡,不少人为了活命成了日本人的走狗,做了*佞小人。但乱世出英雄,不少正义之士脱颖而出,他们不被利益所驱使,他们用智慧用坚韧演绎着生命的辉煌。相反,当看到那些只知花天酒地,不问百姓疾苦的当官人,心里很是气愤,他们对内不闻不问,对外唯命是从,不敢反抗。导致几千万的东北人民丧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缅怀历史,直面事实,老一辈人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守住了这一片土地,守住了我们的家。历史给了我们沉痛的打击,也给我们带来了生的希望,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个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将革命精神世代传承下去,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第4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这是党的故事,南湖水、乌篷舟、共产党人,一百年的岁月缓缓展开。

  昂首不畏千夫指,开天辟地担己任。一百年前,马克思主义如一声惊雷,惊醒多少中国人!李大钊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畏质疑的目光,在国内率先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他的著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将近一百年后的一记警钟,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保卫国家于危难之际,钟南山同志当机立断,向人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他在,我们就有了抗疫的底气,就有了阻挡危险的屏障。

  百年间,一个个共产党人无所畏惧,勇于创新,担起了民族大任,做时代弄潮儿。在历史的星河中,一个个共产党人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坚守信仰向光明,巾帼怎肯让须眉。百年前,年轻的女战士刘胡兰被叛徒出卖。她打着寒颤,或许是因为冷风,或许是因为那泛着寒光的虎头铡。她本来有活下去的机会,却铿锵有力地宣示:“怕死不当共产党!”她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百年后硝烟平息的今天,张桂梅同志正在与自己、与世界打一场无声的战争。她身患数十种病症,被生活压弯了腰、挤出了皱纹,却仍不知疲惫地奔波,只为建成一所免费的女子学校,让大山深处的女孩们有机会学到知识。党的战士们不论性别,不论年龄,为大义、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所有。什么样力量才能催生出这样有力的战士?是信仰,是对党组织全心全意的信任,在长途跋涉中,一个个共产党人怀抱炽热的信仰,替我们踏出光明大道。

  俯身辛勤为人民,血泪交织颂青春。几十年前,来自长沙望城的普通青年雷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一名为人民排忧解难的战士。“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誓言,他刻进了骨髓。1962年8月,在完成部队一次运输任务中,雷锋不幸因公殉职,为党和人民献出了22岁的年轻生命。几十年后,无数青年投身于扶贫攻坚战,黄文秀作为贫困村的村支书,带领村民勇敢搏击。翻开她的工作日记,字里行间记载了多少个日夜的艰辛。一场暴雨,黄文秀的热血被永远冻结。这雨,好像下了一个世纪。年轻的共产党员,以血泪为笔,以岁月为纸,写下对人民无悔的热爱,对祖国无悔的付出,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就需要坚持九个必须为建设祖国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苦尽甘来,民族富强,这是我们的一百年。百年奋斗,信念永不灭!

第5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书记谌贻琴在贵州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党委书记、省地方海事局党委书记蔡光莲,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方延旭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谌贻琴在贵州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临时负责工作组副组长作学习发言。省道路运输局工会、省地方海事(航务管理、通航管理)局妇工委、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团委结合工作学习进行发言。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在贵州大地上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贵州交通为全省脱贫攻坚贡献了交通扶贫经典战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矛盾不推诿,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奋力前行。

  会议要求,要深刻领会百年历史成就,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心。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一百年,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贵州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的巨大转变、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奠基立业的巨大转变、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步的巨大转变、实现了从发展滞后到赶超跨越的巨大转变。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百年历史成就,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会议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迅速凝聚改革发展的力量。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就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改革中凝心聚力,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以优良的工作和服务展现贵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会议要求,要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全力抢抓乘势而上的机遇。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我们要以史为鉴,努力开创未来,牢牢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着力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实现由多个单位向一个团队、由一个团队向一支部队、由一支部队向一股力量转变,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为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执法保障。

  会议还对上半年各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对标对表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凝心聚力开展好各类专项整治、集中力量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千方百计加快推进道路运输场站和水运项目建设、持续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统筹抓好定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等重点工作。

  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临时负责工作组副组长、各处室临时负责人,省道路运输局、省地方海事(航务管理、通航管理)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第6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0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创造幸福生活,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我党成立目标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我们党的宗旨,也时刻提醒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一、为什么说党必须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党奋斗目标,源自党的根基血脉。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们党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领导人民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贫穷落后的国家面貌。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就是因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党奋斗目标,源于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党从人民群众中来,依靠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党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承担起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把人民利益摆在心中最高位置,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人民,是我党一脉相承的执政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员干部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的进行时”正是向人民作出的决心承诺。正所谓,初心常坚守,使命长担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党奋斗目标,基于党的人民情怀。总书记曾动情地讲:“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这都展现了党员干部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人民发声、为人民办实事,把使命扛在肩上,做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的境界,关心群众生活、心系群众冷暖,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中的激情和为民担当的博大胸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蕴含着我党为民真挚的情怀。而这种情怀正是广大党员干部一代代相传与不懈努力而来,我们党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始终强调人民是党的工作的评判者。正是有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理念,才使中国人民上下一心,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
  面对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必须时刻坚守初心使命,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党的奋斗目标。
  二、党员干部应怎样更好地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
  (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群众路线,增强与群众的联系,深入开展交心谈心,多听取群众的心声,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包容,多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多为群众谋取正当的幸福,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
  紧紧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扎根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汲取人民群众创造的智慧和力量。早在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明确:“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历史表明,牢牢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我们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三)坚守人民立场,为民服务解难题
  牢牢植根人民。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进一步牢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要秉持为民情怀,对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问题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让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创新工作理念思路、方法手段,不断提高我们服务群众工作的本领。要敢于直面问题,决不能推诿塞责、敷衍了事,切实提升执行力和落实力,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四)要发挥XX部门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
  不断造福人民。XX工作是民生工作,民生工作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工作,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作为流通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我们保障民生的作用。一方面我们可以大力提升自身的履职能力,大力发展XX经济;另一方面我们要打造高素质XX工作队伍,强化XX惠民服务意识。同时,也要大力宣传XX,让政府关注XX,老百姓关心XX,为XX发展献计献策。民生无小事,XX工作无小事,我们要把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XX工作做好,让老百姓吃穿用住行都放心,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三)要持之以恒、真抓实干
  坚持人民至上。“撸起袖子加油干”。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我们党伟大事业的目标是奋斗出来的,离不开各级党员干部的真抓实干。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将之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中重点提到“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就是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为发展国民经济去努力,要为壮大我国城乡产业去奋斗,实实在在为民谋福利,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才能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党员干部真抓实干,造福人民。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我们干事创业、追求美好生活,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要有奋斗的姿态。美好的生活是一代一代人努力出来的,XX事业的发展是一代一代XX工作者奋斗出来的,每个人都干好自己那几十年,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相信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一定离我们不会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物质上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新时代,勇于担负起历史责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永远保持初心和本色,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民族复兴奉献力量。

第7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度文明的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更犹如滔滔江水,淘不尽千古英雄,淘不尽万种风情。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但是,五千年的历史,又有其正反的两面,它如那一道万里长城,守卫住了大好河山,也羁绊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跟不上世界的脚步。几声炮响,便轰开了国门,古老的中国,也开始呻吟。西方的炮火和鸦片企图要摧残一个民族,硝烟弥漫了华夏的天空。然而,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面对外侮,他们纷纷揭竿而起,抛头颅、洒热血,尽显英雄本色。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过去,重温历史,能够让人正确对待现实和面向未来。正视历史,就能为现在的发展少走弯路,就能使社会安定与和谐。以史为鉴,我们就能认识到,只能创造国家发展的良好环境,快速可持续地发展经济,把中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国家,才能傲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只有当自己强大到让别人尊重的时候,它的声音才会有力量,才不会再受外族的欺凌。所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在今天审视一下自己:我为我们的民族与国家做了些什么?我是不是认真地圆满地完成了我的工作?我是不是已经为祖国尽到最大的努力了?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登高才能望远,鉴往才能开来。先烈们的奋斗与牺牲的精神必须长久地植根于我们的记忆里,发扬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因为它能激励我们做好每一件事情,使我们让每一天都充实。

  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以“更高、更快、更强”的顽强精神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包容胸怀,去实现中国梦,去创造祖国的辉煌。虽然,今日的我平凡一般,但是,为了祖国的崛起,为了中华英烈的鲜血不会白白流淌,我一定会发奋图强,让自己成为祖国天空上闪亮的一颗星。我相信,今天,我以中国而骄傲;明日,中国因我而自豪。

第8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红歌,用朴实的歌词和滚烫的旋律,唱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始终如旗帜,似号角,坚定着人民跟党走的信念,鼓舞和激励着几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奋勇前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峥嵘岁月,百年披荆斩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向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征程。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是他,破除一切艰难险阻,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

  在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时刻,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自此正式成立。在这之后,从土地革命战争的掀起,到八年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再到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一心只为人民,在他的带领下,广大农民朋友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外来的侵略者被赶出了国门,全世界都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新中国的成立。这当中,充满着艰辛,充满着挑战,无数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份初心和使命,在民族解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只为让中国不再落后、不再挨打,从此站起来。他们的愿望,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如今已全部成为了现实。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是他,坚持可持续发展,带领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我国经济也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设立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项项重要发展举措,为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跻身世界经济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党和国家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将国家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抓长江、黄河等生我养我的母亲河保护,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农民群众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宜居,抓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宝贵的财富。当前,“十四五”的号角已经吹响,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好,也必然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他改善了人民生活。”是他,以人民为中心,带领广大群众走向致富奔康。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将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作为执政根基。这些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群众吃上了饱饭、穿上了新衣、住进了新房,过上了困难时期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这些年来,广大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带领无数困难群众实现了致富奔康。就在2020年11月,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创造出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奇迹”,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而今,正火热推进的乡村振兴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坚实后续保障,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国家战略,也必将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的无穷力量。

  对此我们必须要坚持九个必须。

第9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中国致公党常德市委会号召全体党员收听收看大会盛况,组织市委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市党员中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作为“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实践,愈发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真正价值,体现出历史的必然选择。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致公党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始终与祖国共命运、同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开放事业,与其他民主党派共同谱写了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致公党常德地方组织自2009年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中共常德市委的领导,充分发挥侨海特色优势,努力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积极践行参政党地方组织职能,为促进常德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信心百倍。全市致公党员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致力为公、侨海报国”,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不断凝聚最大共识,画好多党合作同心圆。引导各级组织和全市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领会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始终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唱响参政履职主旋律。激励全市党员勇当先锋、敢打头阵,把党史学习教育激发的正能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立足本岗、积极履职,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找准能够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的着力点、突破口,拿出能够转化、落地的意见建议,努力以履职能力的新提高和建言水平的新提升体现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对标对表强基固本,奏响自身建设最强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新”“三好”要求和中共中央有关加强参政党建设的文件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五种能力”,助力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积极参与常德“一个中心、两个枢纽、三个基地”建设,为推动常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致公力量。

第10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时刻,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文艺评论高度重视,做了重要部署,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文艺评论工作做了规划,为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文学与文学批评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充分建构“新时代文学”的主体性与美学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展开已近10年,文学界也有不少关于“新时代文学”的讨论,但“新时代文学”的本质或特质尚未得到充分概括,“新时代文学”只是被视为简单的时间标示,或“新时期文学”的自然延续,而没有充分展现出其应有的革命性,即在新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定义文学,重新确立文学优劣的标准,重新建立文学与现实、与世界的关系。对于这方面的工作,文学批评应该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新时代文学评论应该承担起构建“新时代文学”美学原则的历史重任。

  在现代以来的文学史上,每当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一些文艺理论家与批评家总是率先发声,以新的美学理想引导、呼唤新的作品,在与作品的互动中形成新的精神力量,为人们打开一个新的思想空间。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倡导者批判传统文学与通俗文学,提倡白话文,提倡民主与科学,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艺,倡导作家走进人民生活、为人民群众创作,开辟了“人民文学”的广阔道路。新时期之初,在思想解放的潮流涌动中,一批理论家与批评家不断提出新的思想命题、新的美学议题,呼唤并促成了新的创作潮流,形成了新的美学原则,极大地拓展了社会的精神空间。在这些时代的重要转折中,文学批评都能领风气之先,在一个新的思想视野中重新思考文学,重新定义文学,重新确立文学的审美标准,从而呼唤出新的诗歌、新的小说、新的散文、新的戏剧,呼唤出一个新的“文学的春天”。

  2014年及其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关于文艺问题的重要论述。其中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不要做市场的奴隶”“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等重要观点,既继承了我们党“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优秀传统,又对文艺界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经验做出了新的分析与判断,为新时代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已经改变并将继续改变文学界的整体格局与精神面貌。对于新时代文艺评论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在新的思想坐标上,构建“新时代文学”的审美标准、批评方法与理论体系。

  在《新时代文学“新”在哪里》(《人民日报》2018年2月6日)一文中,笔者在理论上论述了“新时代文学”的新颖之处。相对于“新时期文学”精英化、西方化与现代主义的审美标准,“新时代文学”之新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相对于“新中国前30年文学”,“新时代文学”之新在于尊重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在于“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的提出。相对于“五四新文学”,“新时代文学”之新在于“文化自信”。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新时代文学”之新在于现代性,在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新时代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区分,“新时期文学”参与并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在思想、语言、形式等方面的探索中,拓展了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时期文学逐渐形成了一种精英化、西方化与现代主义式的审美标准,在90年代以后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崛起,则形成了一套以市场为中心的出版发行机制,这是今天我们需要反思和改变的。

  在今天,新时期所构建的美学观念很大程度上仍处于支配性地位,塑造着我们的文学观念与关于文学的想象。新时期文学建基于一系列文学命题与文学观念之上,这些命题与观念构成了一种文学范式,一种对文学的特殊理解。这样的文学范式不是永恒的,也不是自然而然的,而只是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文化氛围的产物。在今天,我们既应该认识到这一文学范式的历史合理性,也应该认识到其局限与不足,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冲破旧观念的束缚,使文学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比如,新时期文学强调文学的“主体性”,强调文学的“向内转”,这里主要处理的是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强调文学相对于生活的“独立性”,强调文学由关注现实到关注“主体”的转变。如果在文学史的脉络中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观念是对五四文学中“为人生的文学”、以及左翼文学重视生活这一传统的一种反思,也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构成了一种对话。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文学观念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在文学进入新时期之后,强调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艺术的独立性与多元化,是一种时代的选择。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观念如果成为一种不可更改的“新的美学原则”,也会为文学带来伤害,比如强调“主体性”而割裂了文学与生活、现实、世界的连接,强调“向内转”则文学似乎不能表现“自我”之外的事情,这就让文学的路越走越窄。在这40年间,中国与世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这一变化并没有充分进入作家的关注视野,就在于他们为新时期的文学观念所束缚而对生活的变化习焉不察、熟视无睹,无法以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野把握这一巨变。新时期文学中类似的观念与命题还有很多,如“写什么”和“怎么写”、文学要“走向世界”等等,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文学观念集合体,也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文学观念的集体无意识。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应该将新时期文学“相对化”、“历史化”与“问题化”,既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又对构成其文学范式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命题进行重新审视、重新思考、重新探索,才能为“新时代文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如果说以上是在历史视野中进行梳理的话,那么在现实中,新时代新的文艺现象、文艺经验、文艺作品就更多了,需要文艺评论做出分析、甄别与判断。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之后,“人民文学”的传统受到重视,《创业史》等红色经典也得到重新阐释与更大范围的认可,但另一方面,很多作家心目中的理想作品仍然是中国古典、俄苏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或者欧美20世纪现代派作品,并未真正将“人民文学”作为自己可资借鉴的重要传统,在新时代如何让“人民文学”走进更多作家的文学价值系统?再如,近年来伴随着脱贫攻坚、抗疫等重大事件,以及一些国家重大工程的竣工,文学界涌现出了一批“主题性创作”,这些作品很难纳入新时期文学的观念中解释,也很难纳入新中国前30年文学的框架中解释,我们该如何判断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及其可能性,以此为基点是不是可以发展出新的评论方法与标准?再如,对于网络文学等新的文艺形式和微博、微信等新的文学生产与传播方式,我们该如何分析,是以传统的文学审美标准对之进行判断,还是在其自身的特点上发展出新的评价体系与原则?这种种难题,既是新时代文艺评论面临的新课题,也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新时代文艺评论既要有历史的眼光,也要有未来的视野,这样才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才能真正构建“新时代文学”的主体性与美学原则。

第11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百年光辉历程,反复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他用九个“必须”,指引出“开创未来”的方向。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1921年7月,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华民族这艘巨轮的跨世纪航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百年传奇的起笔。

  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站在百年重要节点,习近平深情赞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回顾历史,是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以九个“必须”,深刻总结百年奋斗经验启示,为“开创未来”指明了方向: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九个“必须”,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经验,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这正是我们要从百年历史的“教科书”中汲取的营养:“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第12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我深刻认识到,100年来,一路风雨兼程,在前进的道路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一切艰难考验。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到改革开放,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个个重大抉择面前,中国共产党始终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从九八抗洪到汶川抗震救灾再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一个个磨难面前,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经受住了磨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展望未来,我们当代共产党员还要在漫漫征途上继续奋斗。2020到2035再到2050,这不仅仅是数字,而是新的征程和奋斗方向。从建党百年到建国百载,从全面小康到基本现代化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段征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需要今人斗志昂扬书写与勾画。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让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火不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同志们,长路征程漫漫,吾辈当上下求索,以奋斗共筑盛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正式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概念,明确指出这一精神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形成的,精辟阐述了这一精神的科学内涵,准确揭示了这一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谱系中的源头地位,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是对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实现崇高理想、践行初心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百年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就像新冠疫情肆虐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抗疫,从“两院”建成、武汉解封再到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无不诠释着“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相比之下,然而到现在仍有一些国家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共产党员,我无比自豪,这无不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就必须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而作为我们组工干部要带头学、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做好本职工作,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和创新能力,不断储备新知识、增长新本领、开阔新视野、适应新形势,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第13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书记谌贻琴在贵州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党委书记、省地方海事局党委书记蔡光莲,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方延旭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谌贻琴在贵州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临时负责工作组副组长作学习发言。省道路运输局工会、省地方海事(航务管理、通航管理)局妇工委、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团委结合工作学习进行发言。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在贵州大地上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贵州交通为全省脱贫攻坚贡献了交通扶贫经典战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矛盾不推诿,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奋力前行。

  会议要求,要深刻领会百年历史成就,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心。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一百年,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贵州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的巨大转变、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奠基立业的巨大转变、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步的巨大转变、实现了从发展滞后到赶超跨越的巨大转变。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百年历史成就,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会议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迅速凝聚改革发展的力量。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就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改革中凝心聚力,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以优良的工作和服务展现贵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会议要求,要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全力抢抓乘势而上的机遇。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我们要以史为鉴,努力开创未来,牢牢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着力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实现由多个单位向一个团队、由一个团队向一支部队、由一支部队向一股力量转变,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为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执法保障。

  会议还对上半年各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对标对表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凝心聚力开展好各类专项整治、集中力量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千方百计加快推进道路运输场站和水运项目建设、持续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统筹抓好定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等重点工作。

  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临时负责工作组副组长、各处室临时负责人,省道路运输局、省地方海事(航务管理、通航管理)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第14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集团党委组织集团全体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在供水大楼五楼会议室收看了央视直播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聆听了习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直播结束后全体人员参与学习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中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自觉接受党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严以律己,勤奋务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不断提高自己为民服务的质量。要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争取做一名优秀党员。

  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系统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讲话视野宏阔、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振奋人心,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是一篇充满真理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必将凝聚起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九个必须”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的结合上,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解,把握其内在逻辑,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其实践要求,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党的百年历史揭示了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原因,更指引着砥砺奋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对百年奋斗经验启示的深刻总结,又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供了行动指南。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明确了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明确了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确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走自己的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明确了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明确了统筹发展和安全,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明确了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继续勇于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九个必须”源于我们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并贯穿着一个理论和实践主题,那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不动摇沿着这条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走下去;昭示着一个深刻启示,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宣示了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事业所孜孜以求的目标,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要把握其精髓要义,明确其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第15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慷慨激昂、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他向世界作出了五个“庄严宣告”,清晰梳理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进行的接续奋斗,准确阐释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给中国、给人民、给世界带来的“三个深刻改变”,深刻总结了伟大的建党精神这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科学解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三个重要历史命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我作为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更应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在新时代体现新担当,我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坚定政治信念,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精髓要义、力求学深悟透,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头脑的自觉性。

  二、加强业务学习,逐步提高工作本领。系统学习党纪党规和法律业务知识。认真学习践悟修订后的党章、党的纪律处分条例以及《监察法》等,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容错机制等新要求新任务,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全面提升日常监督执纪、依纪依法审查调查本领。

  三、注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纪法规,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牢固树立廉洁意识,从严要求自己,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第16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集团党委组织集团全体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在供水大楼五楼会议室收看了央视直播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聆听了习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直播结束后全体人员参与学习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中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自觉接受党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严以律己,勤奋务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不断提高自己为民服务的质量。要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争取做一名优秀党员。

  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系统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讲话视野宏阔、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振奋人心,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是一篇充满真理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必将凝聚起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九个必须”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的结合上,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解,把握其内在逻辑,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其实践要求,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党的百年历史揭示了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原因,更指引着砥砺奋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对百年奋斗经验启示的深刻总结,又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供了行动指南。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明确了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明确了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确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走自己的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明确了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明确了统筹发展和安全,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明确了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继续勇于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九个必须”源于我们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并贯穿着一个理论和实践主题,那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不动摇沿着这条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走下去;昭示着一个深刻启示,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宣示了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事业所孜孜以求的目标,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要把握其精髓要义,明确其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第17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红歌,用朴实的歌词和滚烫的旋律,唱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始终如旗帜,似号角,坚定着人民跟党走的信念,鼓舞和激励着几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奋勇前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峥嵘岁月,百年披荆斩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向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征程。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是他,破除一切艰难险阻,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

  在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时刻,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自此正式成立。在这之后,从土地革命战争的掀起,到八年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再到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一心只为人民,在他的带领下,广大农民朋友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外来的侵略者被赶出了国门,全世界都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新中国的成立。这当中,充满着艰辛,充满着挑战,无数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份初心和使命,在民族解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只为让中国不再落后、不再挨打,从此站起来。他们的愿望,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如今已全部成为了现实。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是他,坚持可持续发展,带领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我国经济也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设立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项项重要发展举措,为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跻身世界经济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党和国家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将国家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抓长江、黄河等生我养我的母亲河保护,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农民群众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宜居,抓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宝贵的财富。当前,“十四五”的号角已经吹响,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好,也必然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他改善了人民生活。”是他,以人民为中心,带领广大群众走向致富奔康。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将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作为执政根基。这些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群众吃上了饱饭、穿上了新衣、住进了新房,过上了困难时期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这些年来,广大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带领无数困难群众实现了致富奔康。就在2020年11月,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创造出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奇迹”,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而今,正火热推进的乡村振兴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坚实后续保障,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国家战略,也必将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的无穷力量。

第18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得体会

  百年风华,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在接续奋斗中迎来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力、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心灵震撼力,是高举旗帜、自信昂扬的政治宣言书,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接力百年奋斗新征程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必将凝聚起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再创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党的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最生动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和总结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以史为鉴的根本经验,也是开创未来的根本指引。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勇于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九个必须”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和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把握其精髓要义,明确其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九个必须”为指导,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以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基。

本文来源:https://www.gywlwh.com/fanwen/443479.html

为您推荐

京ICP备2021107668号

CopyRight 1996-2018 https://www.gywlw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共赢教育网 版权所有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