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教育网 >范文大全 > 活动总结 > [7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7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

[7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7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

更新时间:2020-07-11 来源:活动总结 投诉建议

【www.gywlwh.com--活动总结】

  数学思想方法产生于数学认知活动,又反回来对数学认知活动起重要指导作用。下面小编带給大家的是7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图片及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7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1: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习力

  一提起阅读,很多人都认为,那是语文课中的事情,所以很多数学教学往往忽视了阅读。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点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大多借助于习惯性的模仿和迁移,很多学生在审题时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没有边读边思,缺少独立深刻的阅读。如果题目中出现了一些多余条件等诱因时,就更加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加深数学体悟.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同时,数学阅读能力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往往是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前提,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习力的提高。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关注和培养,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粗浅做法。

数学手抄报

7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图片

  7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2: 创设情境, 激发阅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呈现出来各种鲜活的生活情境作为数学问题的载体,让学生充分阅读,学生从有趣的情境中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他们的阅读兴趣更浓了。例如:用拳头记忆法学习大月和小月时,我让学生伸手握拳,观察凸凹处,告诉他们,这些神奇的凸凹处就是专门帮助我们记住大约和小月的,学生的惊讶溢于言表。就在学生凝神谛听时,我趁热打铁,马上明确阅读要求,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48页,看看谁最先借助小拳头记住大月和小月。学生兴味盎然,积极进入了阅读自学状态。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手抄报

7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图片二

  7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3:巧抓时机,引导阅读。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会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通过阅读,了解新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带这问题学习新知。这样,便于我根据学生的预习阅读情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精讲教材的相关内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学习"年月日"这一部分知识之前,我要求学生:1阅读课本46--48页,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画下来,结合插图多读几遍,在不动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 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观察年历,尝试着自己解决年历表下面的问题。3 认真阅读书本内容后,记录下你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学生对于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认真阅读和思考,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学生在自主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认知水平的限制或思维方式的偏差而且产生思维阻碍,这时学生用心阅读教材,经常会使学生突破自己暂时的思维定势,豁然开朗,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在教学"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时,三(1)班级有7名同学参加数学小组,有9名同学参加语文小组,有3人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三(1)班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由于这道题有多种解决方法,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韦恩图自己尝试解答,然后激励学生"看一看书中的方法是否和你想的一样"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就使学生的思维经历了自主探究--用心阅读--对照思考--找到新方法的过程,在阅读中不仅培养学生认真动脑的好习惯,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比较难于把握的知识点,在新知学习和充分练习后,如果组织学生再一次认真阅读教材,让学生在静静心阅读中对所学习知识进行整理和进一步的深化,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边读边思中提出自己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对学习收获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其实是一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以及归纳能力的数学阅读,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形成知识络。例如:教学"小数的认识",学生对于小学的理解有些困难,,于是在新知学习之后,我再组织学生认真读教材88--89页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将繁琐零散的新知识进行理顺,形成清晰的知识络。

本文来源:https://www.gywlwh.com/fanwen/119511.html

为您推荐

京ICP备2021107668号

CopyRight 1996-2018 https://www.gywlw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共赢教育网 版权所有 投诉建议